陈彦的小说(主角) 阅读(陈彦小说主角简介)

陈彦长篇小说《主角》获茅盾文学奖

贾平凹:这是陕西的光荣

我很高兴!衷心的祝贺咱们的陈彦!这是陕西的光荣,是对陕西更年轻的作家的激励啊。期待下届还有咱陕西作家获奖。

——贾平凹(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陕西省作协*)

我在武汉得知此喜讯,作为一个老朋友,不仅立即发了短信,还打电话对陈彦的获奖表示诚挚地祝贺。

陈彦获此奖,印证了陕西文学重镇的实力和生命力。由此证明,陕西文学界几代文学家所坚守的“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并且描写他们”这条道路是非常有生命力、非常正确的,也证明了陕西作家一直秉持的开放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有生命力的。

陕西四个获得茅盾文学奖得主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他们所秉承的都是在现实主义传统基础上的现代改造和开放式改造。再一次表明了陕西作家、艺术家在文学事业上所显示出的个人品格和个人力量的强大,这些作家都不是完整的科班出身,他们是靠自己的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所长,而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他们都写得很苦,甚至很壮烈,但他们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大家对陕西作家可能都有一个固定印象,认为他们是本土的、思想有点儿保守的,或者总以传统手法写作的一类作家。而陈彦的获奖又一次证明,以生活为土壤、以传统为基础上的开放型的写作,吸收了最新的世界文学成果,才是陕西作家真正的路子,这个路子也是有生命力的,是对的。

陈彦作为一个剧作家,不但会结构故事,而且他创作的唱词也非常有文学感,陈彦在文学素养上是当下中国戏剧界的翘楚。除了散文、小说、戏剧,陈彦在书法方面也极有定力,在写作过程中广泛研究、开放式吸纳各方面审美经验。

开放才能创造,这是陕西作家的一个特点。

我非常高兴,虽然不是我得奖,但好像我也获得了一份荣耀一样,我生存了五六十年的这块土地竟然是这么丰腴的一块文学土壤,我自豪、喜悦。

——肖云儒(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

一看见陈彦《主角》获茅奖的消息,我立马转发朋友圈。然后给陈彦发了五个红色“贺”字。他回复“谢谢英文兄啊”,后缀了六个拥抱表情包,哈哈。

陈彦是我镇安同乡,又是好友,他取得如此成就,我情不自禁第一时间想要分享。想起三十五年前我大学刚毕业分配到商洛艺术馆工作,腊月回镇安过年时在镇安文化馆第一次见陈彦的情景——一个浓眉大眼的帅小伙,说人言事极为生动,处处流露着戏剧性和喜剧性,特别好玩儿!他那时在县剧团工作,宿办合一的床头上码着《莎士比亚全集》,二十出头编剧的《丑家的头等大事》汇演时就引起轰动。

后来我们先后调到西安,他从事戏剧,我编辑报纸,经常见面,无话不谈。我亲眼见证了他的事业扎扎实实日上层楼。

我以为他是一个文以载道的剧作家、作家,坚守高台教化的文艺理念。但他并不概念化,而是不忘平民身份,从生活、从最细微的民生里汲取素材和营养。《主角》就是这样的作品,通过一系列普通的艺术劳动者形象的生动描绘,旁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层面,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人的辛酸苦辣,进步与遗憾,光明与暗影,是一部正能量佳作。

顺便说一句陈彦的人品:敞亮礼仪,踏实自律,钻研学问,亲和风趣,有士人气质。

——方英文(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副*)

陈彦的《主角》无疑是一部史诗作品。

去年,我曾和陈彦通过一次电话,我说《主角》可以作为一部文学的教科书。《主角》不是陈彦的顶峰之作,看他的实力,还会有更好的作品献给读者。有人说过“陕西是中国文学的首都”,《主角》使陕西文学的天空更加星光灿烂。

祝贺《主角》获得第十届矛盾文学奖。

——王海(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副*)

华商报记者王宝红 刘慧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